【龙头新闻·黑龙江日报】忙碌的身影最动人!党员“红色能量”温暖“疫”线
原标题:【龙头新闻·黑龙江日报】忙碌的身影最动人!党员“红色能量”温暖“疫”线
自哈尔滨本轮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,来自四面八方、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又一次站在抗疫最前列、冲在最前线。在哈尔滨市香坊区,核酸检测点位、封控小区、隔离宾馆……党员化身为“疫”线钢铁战士,用实际行动扛起“为群众筑起安全线”的使命担当,用点滴的爱心付出,与疫情斗争、为战疫服务;他们不畏艰难、不计得失地冲锋在前,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。
见到黎明街道军民社区书记李明凯时,他的电话和微信一直响个不停,许多居民由于时空伴随被赋黄码,急需解决;社区里也来了不少群众,他一边为现场群众处理问题,一边还要解答电话里居民的疑问,忙个不停。刚处理好一批群众的黄码问题,李明凯转身又马不停蹄地去往封闭单元指导工作。而晚上他还要去核酸检测现场替换同事,天天忙到半夜……
此轮疫情发生后,李明凯带领社区工作人员、辖区党员和志愿者迅速组成了员突击队,夜以继日地坚守前沿,为百姓牢牢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。而连续多日的满负荷工作,使得这位原本帅气的社区书记变得疲惫又沧桑,但他总是话很少做很多,一边忙碌一边淡然地说:“疫情来袭使得基层工作千头万绪,但作为党员干部,我必须要带好头,把好疫情防控关,让百姓安心。”
说文政街道农林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宋焕喜是疫情防控“多面手”不为过,疫情排查、隔离管控、全员核酸……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多次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,无论何时何地,宋焕喜都能迅速行动,带领社区党员干部、志愿者筑牢防疫堡垒。
宋焕喜接听电线月末,满洲里地区疫情爆发,宋焕喜就要求社区干部对辖区外地返哈人员进行排查,尤其是重点地区返哈人员要登记造册,做到心中有数。11月27日,她正在母亲家收拾房间,接到办事处通知要立即开展风险地区返哈人员排查,她立即返回社区安排工作。由于之前她已经安排社区干部着手排查辖区外地返哈人员,所以他们根据掌握的情况,有重点、有针对性地进行确认,并且按照网格管理的方式对这些人员进行了“一对一”对接,确保重点人员管控落实到人。
在入户排查中,根据社区掌握的信息有一户居民属于风险地区返哈人员,需要进行居民健康监测,但是居民拒不配合、非要出门。宋焕喜立即赶到居民家中,通过沟通了解到这位居民的母亲住在南岗,年纪大了不方便下楼,他每周都要买些果蔬给老人送去。宋焕喜安抚居民不要着急,让他将采购的物品列出单子,并且要来老人的住址,亲自给老人送去,并且通过微信视频让老人跟儿子“见了面”,彼此都放心。宋焕喜用将居民的“不能办”转变为“怎么能办”,为群众解决了“急难愁盼”。
随着疫情的发展和蔓延,农林社区通过主动排查和大数据核实,排查出多名一密及二密人员,转运、封闭单元……宋焕喜更忙了。白天她跟大家一起核实数据,争分夺秒地打电话、核实数据;天黑时,她又换好防护服去封闭单元。接连几天,她都是“白+黑”的工作模式,无论多晚接到指令、立即行动,已经成为常态。
在核酸检测现场,宋焕喜一遍遍地进行全面检查和确认,大家看着她通红的眼睛和冻青的双手,都劝她歇一歇。她却说:“我们歇了,没检测的居民怎么办,我们就是要事事以百姓为重、以百姓为先。”就这样,宋焕喜的工作经常“连轴转”。辖区居民都说:“只要宋书记在,我们心里就踏实。”
董娜深知这是一场不能退却的战斗,面对视频中年幼的孩子,她说:“妈妈是去打怪兽,有更多的人需要妈妈保护。”作为报表工作人员,从去年疫情开始董娜就承担起所有报表工作,每日上门核酸、风险人群推送、设置门禁、数据排查、境外返哈、疫苗接种排班……经常自己一人忙碌到凌晨,被大家亲切地称为“表姐”。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,只要电话响起,她保证第一时间接听,无论何时何事只要同事一声“娜姐”,她的回答便是“我在”。
理东社区工作人员少,董娜利用微信群等新媒体,通过线上宣传消除群众恐慌、指导居民应对黄码等情况,并及时通报核酸检测点情况,让居民错开高峰时间进行核酸检测,很多居民未见其人便先闻其名。连日的工作压力,致使董娜血压低,几次近乎晕倒,但她仍不顾大家劝阻坚持在工作一线。只要知道哪个社区有困难,她都第一时间出现,积极协调帮助解决,无论大家有什么事情,董娜一句“没事,我在,咱一起解决”就让大家安心。
隔离不隔心,他们积极与所在社区联系,经过社区核查,证实两人未去过风险地区,也没有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行动轨迹有过重合,在与社区签下承诺书后,两人解除了隔离并第一时间回到了工作岗位,参与到疫情防控中。
两人不负党员身份,积极成为抗疫的一颗“螺丝钉”,逆行冲锋,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
“疫”路同行 彰显担当|安埠街道人大代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图文编辑丨香坊发布